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艺术头条 | 看各路高手玩转民乐

2017-07-17 苹果园 卢旭 中国艺术头条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024wjbixl&width=500&height=375&auto=0



你也许见过唢呐、三弦、冬不拉等

民族民间乐器,

但你见过裕固族的天鹅琴、

纳西族的波伯、藏族的龙头琴吗?

你知道椰子做的乐器长什么样吗?

你听过小酒盅、筷子、盘子的协奏曲吗?

       7月11日至15日,第二届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全国31个省区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共报送乐种组合175支,比上一届增加近50支。经专家认真遴选,45支优秀组合最终入选参演。


山东巨野县文化馆鼓吹乐节目组 《五福开门》


一阵喜庆的唢呐声中,来自山东省巨野县文化馆的鼓吹乐节目组,以唢呐、笙、锣、鼓等多种传统民乐乐器演奏了《五福开门》。另一支来自山东的鼓吹乐队,则以鼓为主,让海南观众感受到了浓浓的鲁西南鼓吹。晋北鼓吹《山西八大套》乐队带来的《三对面》,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二人台艺术团演奏的《雾山顶》和《西江月》等纷纷登场。

晋北鼓吹《山西八大套》乐队 《三对面》



丽江市古城区白沙细乐传习队 《一封书》


7月13日,丽江古城区白沙细乐传习队在紧张的准备着上台演出,他们前一天凌晨4点就出发,直到晚上才抵达海口,但队伍里年纪最大的已经79岁的杨曾烈说:“一点都不辛苦,大家都很高兴。”


演奏乐器中,一种颇具特色的吹管乐器十分引人注目,“这是纳西语称谓的波伯,声音类似于女生带有鼻音的演唱,波伯是一种‘以竹为管,以芦为首’的双簧管吹奏乐器。”杨曾烈说。目前会演奏波伯的纳西族后人已不多,更别说制作波伯。杨曾烈钻研了50多年,“音哨使用芦苇制作,但影响音哨的却是芦苇生长的环境,即海拔越高的越好用,采摘时间则要在春节前后,芦苇刚好由绿变黄。”杨曾烈说。



甘肃玛沁组合


带着狐狸皮帽,穿着颜色鲜艳的长袍,由7个身材高大的年轻小伙儿组成的玛沁组合在展演队伍里很醒目,他们来自总人口不到2万人的甘肃裕固族。


“我们没有自己的文字,音乐靠口传心授。虽然也很喜欢摇滚乐、流行音乐等,但最喜欢的还是本民族的音乐。” 马头琴乐手安江·铁穆尔说,“我们经常去民间寻访老艺人,他们会给我们煮奶茶,演奏传统乐曲,我们录下来,再整理出来,在不脱离原味的基础上做一些改编和创新。”


演出完后,他们还在后台向其他队伍热情的介绍着自己的民族乐器——马头琴、牛角鼓、陶笛等, 铁穆尔拿出一种马蹄形的打击乐器,“这是真的马蹄制作的乐器,也有牛角骨做的乐器,我们希望将裕固族音乐搬到舞台上,而不只是在民间演出,希望更多人了解我们的音乐,了解我们的民族。”铁穆尔说。



海南省的五指山之声黎族竹木器乐乐团

《黎园情》


“五指山之声”黎族竹木器乐乐团,是海南省第一支黎族竹木器乐乐团,成立于2016年7月。目前乐团有成员38名,年龄最大的77岁,最小的12岁。该乐团演奏的乐器筒勺、灼吧、鼻箫、口弓、拜、哩咧、叮咚和独木鼓等黎族传统乐器,是黎族同胞在海南得天独厚的生活环境下,创造制作的富含民族特色的传统民族乐器,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西藏藏剧团乐族乐队表演的

西藏器乐合奏(堆谐)《松孜亚拉》


西藏自治区藏剧团乐队演奏的郎玛、堆谐赢得了海南观众格外热烈的掌声,“现在,藏族音乐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最小有6岁的孩子来学,还有很多外国人学,我们在丰收的季节会下乡演出,特别受欢迎,我们也去过迷笛音乐节演出,也很受欢迎。”札木念琴演奏者普珠说。



新疆“亚西力克”(青春)组合《塔什瓦依》


新疆艺术剧院的“亚西力克”(青春)组合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他们想的更多的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我们想去参加音乐节、电视节目,将我们的民族文化推广出去。”演奏员阿布都沙拉木说。



新疆阿尔兰《温暖的家》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歌舞团的阿尔兰组合对于民间音乐的传承发展让其他很多团队羡慕,“我们团成立60多年来挖掘整理了很多乐器,目前有56种乐器,但是还有很多乐器消失在文献中亟待我们挖掘整理。”在歌舞团工作了29年的队长沙肯德克说,他最担心的问题是,因为编制问题,乐队从上世纪80年代的60多人缩减到现在的20多人,“如果我再一退休,觉得这个乐队很危险,希望能加以保护。”沙肯德克说。




正能量、权威性、兴趣点、新语言


微信号:CAH-2017

网友信箱:cah2017@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